在过去的十年中,触摸屏开始逐渐主导手机及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它们的发展势头一片大好,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在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常见的是电容性触摸屏,而它常用的材料则是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导体。ITO薄膜具有非常良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喷涂在玻璃、塑料及电子显示屏上后,它在增强导电性和透明性的同时可以切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紫外线及远红外线,因此是制造触摸屏导体的理想材料。
但铟在自然界中实在是太少了,因此价格较为昂贵,所以找到ITO的替代物就成了触摸屏要真正主导消费型电子产品市场的前提。现在研究者们准备利用碳纳米管代替ITO,据称二者的性能非常相似,但碳纳米管要便宜得多。
德国斯图加特的弗劳恩霍夫制造技术与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开发了这种新型的电极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纳米管和低价的聚合物。
该电极一共有两层,一层是非常便宜的聚酯,就是那种经常用来制作塑料瓶的聚酯。而另一层就是碳纳米管和导电聚合物的混合物,这两层共同组成了基材表面。
塑料聚合物的耐用性目前还比不上ITO,因为湿度、压强和紫外线对该聚合物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其更为易碎。但碳纳米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可以硬化聚酯,通过一层网膜牢牢固定导电聚合物,使其更加耐用。
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项目负责人Ivica Kolaric表示:
我们开发的新材料电阻要比ITO大,但它在电气系统方面的应用非常简便。相较于ITO,它的优点数不胜数,那些缺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除了铟非常稀有以外,ITO薄膜还有易碎、可塑性差的缺点,并且处理过程需要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导致价格非常昂贵。相较之下碳有可再生、低价、来源广、可塑性强的优点,这使得碳纳米管比ITO更适合于制作触摸屏。Ivica Kolaric还表示,他们已经开始了实验性生产,以更好地开发碳纳米管触摸屏,并扩展其应用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