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无利不起早,虽然隔膜只是使用PE(聚乙烯)、PP(聚丙烯)制备出的一层多孔塑料薄膜,但却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国产替代进程最慢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最高可达70%。

根据2016年企业年报,以锂电隔膜为主要业务的鸿图隔膜、金力股份、扭米科技、星源材质、沧州明珠的营收分别为4936.38万元、1132.83万元、8774.3万元、25374.78万元和23918.23万元,同比增长118%、134.6%、40.71%、45.07%和233.56%。毛利率分别为49.64%、30.18%、36%、48.65%和69.45%。
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发展,投扩产已成为2017年锂电池产业链的重点布局任务,行业内兼并购风起云涌。据起点研究(SPIR)统计,2017年以来,已有超330亿元资本砸向了锂电领域。
而在上游的隔膜领域,三元材料的需求带动湿法隔膜的需求快速提升,2016年以来兼并购案例也是此起彼伏,先后有德尔未来收购河南义腾、胜利精密收购苏州捷力、双杰电气控股东皋隔膜,以及最近创新股份拟收购上海恩捷等。而除了选择兼并购之外,不少企业还通过IPO、新三板等方式登陆资本市场。例如,2016年12月1日,星源材质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此举可以解决企业在快速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瓶颈,并继续在高端动力电池隔膜领域扩张,满足下游一线大客户的旺盛需求。
兼并购热潮的背后是国产隔膜的大步快跑,然而行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一是产能过剩;二是品质良莠不齐;三是高端市场仍由国外巨头占据。此外,随着三元电池解禁及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的增长,电池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对于涂覆隔膜等新技术正在提出更高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