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回顾本周锂电行业动态,一周行业动态盘点(5.14~5.20)内容涵盖:科技、新三板、市场、资本、上市公司。
科技
日本日立开发出高放电能力锂电池—新型48V电池包系统
日本日立公司本周发布的新型48V电池包系统由12个5.5Ah方形电池单体组成,具有优良的低温特性,其放电能力是该公司之前混合动力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放电能力的1.5倍,10秒钟放电功率高于10kW,10秒钟充电功率高于13kW。
尽管目前日本盛行的仍然是丰田等300V以上的高压混合动力电源系统,但日立公司同样看好使用48V低压电源的中度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前景,特别是其在欧洲和中国的迅速发展势头,准备在今年秋天开始向有关汽车厂家提供试用产品,并准备在2018年实现量产。
新三板
锂电企业兴海能源5月19日挂牌新三板
5月19日消息,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告显示,浙江兴海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兴海能源 证券代码:837168)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今日公开转让。
兴海能源成立于2003年7月25日。公告显示,兴海能源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1-9月营业收入分别为8424.61万元、7930.11万元、3846.2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6.14万元、74.74万元、-645.69万元。
据资料显示,兴海能源是一家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市场
1、必康股份:新增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扩建项目正在扩建中
5月16日,必康股份在《投资者调研记录》中就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公司部分主营产品情况及相关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等方面进行说明。公司表示,六氟磷酸锂的现有产能为 2000 吨/年。新增年产 3000 吨六氟磷酸锂扩建项目目前正按序时进度扩建中,本次扩产规模较大,按计划将在年底进行试生产。该扩建部分是否实行分批投产将根据市场情况及公司实际权衡决定。
2、圆柱型电池价格逐步走高 整体供求稳步增长
伴随中国电动车销售在去年创下30万辆的新高,推升车用锂电池需求兴起,这导致IT(笔记本电脑与平板设备)用圆柱型电池的供给呈现短缺,也扭转圆柱型电池长时间的低迷价格走势。最新锂电池报价显示,今年第一季圆柱型电池价格逐步走高,高中低容量均有约1%至3%的涨幅,整体供给与需求量稳定增长。
3、1-3月全国规模以上电池制造企业利润总额同增54.2%
2016年1-3月,我国电池制造业主要产品中,锂离子电池累计完成产量12.3亿自然只,同比增长16.5%;其中3月份当月完成产量4.4亿自然只,同比增长18.2%。
2016年1-3月,我国电池制造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5.8%,累计产销率达95.9%;其中3月份当月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3.4%,当月产销率达95.8%。
在效益方面,1-3月,全国规模以上电池制造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1%,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4.2%。其中锂离子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6%,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3.8%。
资本
1、科恒股份使用剩余超募资金投资“年产 2500 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改造项目”
科恒股份发布公告称, 拟使用剩余超募资金用于投资“年产 2500 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改造项目”,分别为 1000 吨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钴酸理,1500 吨动力电池用三元材料。
本项目所生产的正极材料是通过比克等电池生产企业的测试验证,产品在高温循环、储存性能和压实密度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具有工艺成熟简单、投入少的优势。本项目有利于公司抓住新能源发展的历史机遇,完成由小型锂电向全线锂电材料供应商的战略转型。
2、山东宝雅50亿新能源电动车项目落户襄阳高新区
襄阳高新区与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山东宝雅将在襄阳高新区投资50亿元,征地1387亩,建设年产能50万辆的新能源电动车生产线。
据悉,该项目主要生产纯电动汽车Q5高、低速两款车型。项目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20亿元,占地466亩,计划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2017年5月整车下线,达产后年生产能力为20万辆,预计实现年产值150亿元,税收10亿元;二期投资30亿元,占地921亩,计划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达产后年生产能力为30万辆,预计实现年产值200亿元,税收15亿元。整个项目建设期为28个月,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50亿元,税收25亿元。
3、赢合科技拟4.38亿元收购东莞雅康 改写锂电格局
赢合科技(300457.SZ)5月16日公告,公司拟以交易对价4.38亿收购东莞雅康100%的股权,其中现金支付比例为30%,发行股份支付比例为70%,并以询价发行的方式向不超过5名其他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资总额不超过4.38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和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相关项目。
业内专家分析称此次交易将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加强赢合和雅康在行业内的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发挥品牌优势有利于上市公司更高效的管理和转化产能,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拓展公司在研发创新、规模生产、整线营销上的优势,促进原有业绩的提升,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推进公司跨越式发展,为公司及股东的利益提供更为稳定、可靠的业绩保证,为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同时锂电设备行业格局也即将改写。
4、富临精工拟21亿元全资收购锂电正极材料企业湖南升华!
富临精工5月17日晚间公告,拟向交易对方以16.68元/股发行9567万股、支付现金5.04亿元,作价21亿元,收购湖南升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同时,公司拟配套募资不超过15亿元。
富临精工收购升华科技是公司新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是上市公司战略布局“传统汽车领域 新能源汽车”的积极举措。本次交易的完成将实现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上市公司
1、道氏技术拟6000万元增资昊鑫新能源
道氏技术发布公告称,为拓展公司业务范围,促进持续竞争力的提升,公司拟以自筹资金6000万元向青岛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拥有昊鑫新能源的20%股权。
道氏技术选择在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30日期间向昊鑫新能源原股东购买合计不少于昊鑫新能源35%的股权,若公司选择购买,购买完成后公司将拥有昊鑫新能源不少于55%的股权。
昊鑫新能源的主要产品为针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用的石墨烯导电剂、碳纳米管导电剂和石墨负极产品。公司称通过本次交易,公司业务延展至新能源材料领域,通过整合科研力量,发挥技术的协同效应,丰富产品种类,开拓新的盈利来源,降低公司核心产品的市场风险。
2、靠政府补贴扭亏为盈 科力远子公司营收436万净利8000万
5月16日,科力远(600478.SH)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HS公司)2015年营收436.9万元,净利润却达到7998.76万元,这主要是源于2015年累计收到政府补助2.25亿元。据公司年报,科力远去年净利润为746.38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9696.74万元。
对于未来CHS公司能否依旧靠政府补贴,科力远董秘赵丽萍向记者回应称,“国家对这个项目是否有后续的支持,这具有不确定性”。
一位业内人士提到,目前的补贴标准还没有确定,所以各家车企也都在观望。
3、青岛特锐德投资设立子公司 旨在做中国最大汽车充电网生态公司
特锐德5月16日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与青岛特分享股权投资企业共同出资的方式,在太原、贵阳设立子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及终端网络投资建设、汽车充电服务、充电云平台、电动汽车销售及服务等业务,旨在进一步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商业模式”,做中国最大的汽车充电网生态公司。
4、猛狮科技:拟向全资子公司增资2亿
猛狮科技于2016年5月17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全资子公司增资的议案》,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股权融资及银行贷款等方式对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华力特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力特”)进行增资,增资金额20,000万元。增资完成后,华力特的注册资本由人民币28,000万元增加至人民币48,000万元。 |